观天下!2023年康方生物研究报告 适应症布局广泛

2023-06-05 15:50:01 来源:华西证券
1.康方生物:双抗龙头,创新生物制药公司

1.1.公司发展历程

康方生物于 2012 年在广东成立,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与一体并致力于商 业化全球病人可负担的创新抗体新药的生物制药公司,于 2020 年 4 月 24 日正式在香 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其具有端对端全方位的药物开发平台(ACE 平 台),目前拥有 30 个以上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炎症、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创 新药物产品管线。其中,核心产品均已进入收获期:开坦尼® (PD-1xCTLA-4)已于 2022 年 6 月获批,成为全球第一款 PD-1 双抗; AK112(PD-1xVEGF)迅速推进肺癌的注 册性临床。开坦尼®上市首 6 个月内,实现了 5.46 亿元销售额的优异成绩。 2022 年 12 月,依沃西以总交易额高达 50 亿美元和 2 位数销售提成的合作方案, 授予美国 SummitTherapeutics 公司在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日本的独家开发和商业 化权益,创下中国单个创新药海外授权新记录。2023 年,依沃西海外授权合作的等 值于 5 亿美元首付款已经到账。此外,公司拟将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相关 工作也已经启动。公司将持续不断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进而全面加速公司核心产 品和管线的临床开发和上市进程。

1.2.一体化研究平台,建设研发创新关键能力


(相关资料图)

公司依托 ACE 平台和 Tetrabody 平台,建立了围绕创新抗体新药的全方位一体化 的药物发现和开发功能,涵盖了药品研究、开发、生产、商业化的全生命周期。 在自主研发上,公司建立了国际水平的生物制药全程研发及产业化的一体化开发 平台(ACE 平台),自主开发了用于设计及生产创新四价双特异性抗体的专有技术 (Tetrabody 技术)。凭借开发平台与专有技术支持,公司研发了涵盖了肿瘤、自身 免疫性疾病、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多个产品管线,解决了研发双特异性抗体的 多个技术难题。

目前,基于独有的 Tetrabody 技术,公司已成功开发了 6 个全球领先的双特异性 抗体药物,包括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肿瘤双免疫检查点双抗开坦尼®(PD-1/CTLA-4 双抗,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全球首个进入临床 III 期的 PD-1/VEGF 双特异抗体新 药依沃西(AK112),以及全球首个且唯一在研的 TIGIT/TGF-β双靶点抗体融合蛋白 新药 AK130 等,充分体现了公司在双抗领域的创新开发实力和领先地位。

公司与国内外多家制药公司建立了多形式的深度合作关系,研发产品达成多次 海外授权: 2015 年,康方生物将自主研发的肿瘤免疫治疗抗体药物 AK107(MK-1308)以 2 亿 美元授权全球前五强制药巨头—美国默沙东。 2019 年,公司与正大天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及商业化康方研发的 PD-1 抗 体药物(AK105)(通用名:派安普利;商品名:安尼可)。 2022 年,公司创下了中国创新药 license-out 合作的交易金额记录,以高达 50 亿美元的交易总金额,授予美国 Summit Therapeutics 公司于美国、加拿大、欧洲和 日本的开发和商业化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依沃西(PD-1/VEGF 双特异性抗体)的独家 许可权。通过与全球顶尖团队的合作,公司创新药物全球化商业化潜力不断显现。 公司在国内多地建立生产基地,具备一体化的先进生产能力。公司优良生产设 施体系符合国内外药监机构(NMPA、FDA、EMA)的要求,能够支持从药物发现到药品 开发、GMP 合规试点到商业化生产的全过程。目前公司在中山、广州等地均有生产布 局,规划总产能超过 160,000L。

基地建设日益完善,产能逐步释放:位于中山的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园区, 拥有 GE Healthcare FlexFactory(TM)技术,以及中央控制和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系 统,目前已有产能 3500L;中新广州知识城生物制药基地,规划产能达到 60000L,配 备了 GEFF 全套原液生产设备、BOSCH 全自动制剂灌装生产线等,主要负责核心产品 卡度尼利的生产;而位于中山的翠亨康方科技园,总规划产能超过 10 万升,是集研 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技术水平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和产业 化基地。

1.3.产品上市后商业化进程迅猛

公司 2022 年度产品市场销售额为 11.04 亿元,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为 人民币 2.1 亿元,同比增长 422%,其中新获批准的开坦尼®(卡度尼利单抗)销售开 局业绩强劲,产品市场销售额为人民币 5.46 亿元;安尼可®(派安普利单抗)业绩亦 快速增长,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产品市场销售额为人民币 5.58 亿元,去年 同期为人民币 2.1 亿元,同比增长 164%。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公司已确 认收益人民币 8.37 亿元,包括来自产品及许可费收入销售额人民币 11.08 亿元,扣 除分销成本人民币 2.7 亿元。

2022 年度营业成本为人民币 94.1 百万元,2021 年为人民币 31.3 百万元,同比 增长 201%,营业成本的增长主要来自开坦尼®(卡度尼利单抗)及安尼可®(派安普 利单抗)销售增长带来的原材料、直接劳动力成本、厂房机器折旧及有关生产费用的 增长。2022 年度毛利为人民币 743.5 百万元,同比增长 283%,主要归因于收入的大 幅增长。2022 年度研发开支为人民币 1,323.1 百万元,同比增长 18%,研发开支的增 长主要来自于更多的产品推进至后期临床测试阶段。2022 年度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 民币 552.7 百万元,同比增长 209%,营销开支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于推广新获批的产 品开坦尼®(卡度尼利单抗),以及安尼可®(派安普利单抗)的营销活动。

2.研发管线布局丰富:多个核心产品陆续上市

公司首款肿瘤免疫治疗产品,安尼可®(派安普利 AK105, PD-1)注射剂于 2021 年 8 月在中国获 NMPA 批准上市, 2022 年 6 月 29 日,公司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生产的全 球首创 PD–1/CTLA–4 双抗新药开坦尼(®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成为全 球第一个上市的肿瘤双免疫检查点双抗新药。另一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的 PD–1/VEGF 双抗新药依沃西在肺癌领域连续获得了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授 予的三项突破性疗法认定。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有 30 多个在研创新项目, 涵盖肿瘤、自身免疫及代谢性疾病领域。17 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包括 4 个对外授 权的产品),其中包含 6 个潜在全球首创(first-in-class)或同类最佳(best-inclass)双特异性抗体。 公司预期多个新药在 2023 年首次向 NMPA 递交新药上市申请,包括依沃西治疗 EGFR-TKI 耐药的 EGFR 突变 NSCLC 适应症的首次新药上市申请,自身免疫和代谢疾病 领域的依若奇单抗(IL–12/IL–23,AK101)治疗中重度银屑病适应症以及伊努西 单抗(PCSK9,AK102)2项治疗高胆固醇血症适应症的首次新药上市申请等。在2023 年 1 月,安尼可®联合化疗一线治疗 sq-NSCLC 已经获批上市。创新药物销售收入不断 突破,进一步夯实公司的药物研发、生产、销售的一体化高效循环体系。

2.1.卡度尼利(AK104):全球首创的双特异性抗体新药

卡度尼利(AK104)所涵盖的适应症广泛,临床试验多进入三期阶段:卡度尼利 单抗注射液(AK104)是康方生物自主开发的 PD-1/CTLA-4 双特异性抗体新药,适应 症为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开坦尼®(卡度 尼利单抗注射液)于 2022 年 6 月 29 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世界上第一 个肿瘤双免疫检查点双抗新药。目前,开坦尼®涉及一线宫颈癌、一线胃癌、肝癌等 大适应症的注册性/III 期临床研究已经在高效推进中,其中一线治疗宫颈癌及胃癌 临床试验已经入组完成。开坦尼®为公司第二款自主研发的上市产品,也是首款公司自主负责商业化的产品。开坦尼®的获批上市,为晚期宫颈癌患者送来高效全新的治 疗方案,也填补了中国晚期宫颈癌的免疫药物治疗的空白。

AK104 是一种首创人源四聚体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能够同时靶向两个经过验证的 免疫检查点分子: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 1(PD-1)及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蛋白 4 (CTLA-4),可以更好地黏附在 T 细胞表面。该药物在肿瘤环境中显示出更高的功能 性亲和力,并能降低活化 T 细胞攻击外周位点健康组织的倾向,使其可以保留 PD-1 及 CTLA-4 单克隆抗体联合疗法的疗效,同时提升了联合疗法的安全性。

PD-1 与 CTLA-4 的双抗体联合疗法中,Opdivo 与 Yervoy 的组合是唯一获得 FDA 批准的疗法,分别于 2016 年 1 月、2018 年 4 月及 2018 年 7 月获准用于治疗不可切除 或转移性黑色素瘤、中度或不良风险的晚期肾细胞癌及 MSI-H 或 dMMR 转移性 CRC。

开坦尼®作为中国第一个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从披露的临床研究数据来看,其呈 现了“单药双靶点”的特性,对比现有治疗药物拥有显著的疗效优势。PD- (L)1/CTLA-4 双特异性抗体疗法的总潜在市场规模与其潜在可治疗患者群体人数相关。 PD-(L)1/CTLA-4 双特异性抗体(如 AK104)的潜在可治疗患者群体包括对 PD-(L)1 单 一疗法、CTLA-4 单一疗法或两者联合疗法有反应的癌症患者,包括曾对治疗有反应 但再复发的患者。

2.1.1.宫颈癌:二线治疗效果显著,正积极推进一线治疗

根据公司官网中国的宫颈癌发病人数高居全球第二,2020 年新发病例逾十一万。

a) 二线宫颈癌治疗效果显著: 无论是与单一疗法还是联合疗法相比,卡度尼利单抗都有效提高了缓解率,延长 了患者总生存期:在 100 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 33.0%,其 中完全缓解(CR)率为 12.0%,6 个月和 12 个月缓解持续时间(DoR)率分别为 77.6% 和 52.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 3.75 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 17.51 个 月。在 64 例 PD-L1 阳性(CPS≥1)患者中,ORR 为 43.8%,中位 PFS 为 6.34 个月, 中位 OS 未达到。安全性方面:111 例患者中,≥3 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s)发 生率为 27.0%。 2022 年 6 月,卡度尼利单抗成功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 或转移性宫颈癌。同时,卡度尼利单抗已获 2022 版 CSCO 宫颈癌指南推荐,位列复发 或转移性宫颈癌 2L 免疫治疗第一顺位。

b) 积极推进一线治疗,临床入组已完成: 根据公告一线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 II 期临床研究已在 2022 年美国临床肿 瘤学会(ASCO)年会以口头报告形式发布:是一项针对全人群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多 中心、开放性的 II 期临床试验(临床试验代码 NCT04868708),分别为卡度尼利给药 15mg/kg 联合含铂化疗,10mg/kg 联合含铂化疗,以及卡度尼利给药 10mg/kg 联合含 铂化疗+贝伐珠单抗三个不同对照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卡度尼利联合含铂化疗+/- 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 R/M CC 疗法安全性可控,无新的安全信号,在疗效方面,在全 人群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数据。 在 10mg/kg 剂量组中,无论 PD-L1 表达,卡度尼利联合含铂化疗+/-贝伐珠单抗 的客观缓解率(ORR)为 79.3%;针对 CPS≥1 的人群,ORR 为 82.4%;针对 CPS<1 的人 群,ORR 为 75.0%;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 OS 数据尚未成熟。在接受 10mg/kg 剂量 治疗的可评估患者中,PD-L1 阴性(CPS<1)患者占比为 41.4%。本研究中,≥3 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发生率为 60.0%。本公司关于卡度尼利联合含铂化疗+/-贝伐 珠单抗一线治疗R/M CC的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展当中(临床试验代码NCT04982237)。 卡度尼利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晚期宫颈癌的注册性/III 期临床研究正在进展当中 (临床试验代码 NCT05235516)。

2.1.2.胃癌:1L 治疗临床试验数据优秀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 中国胃癌 发病患者约 48 万。80%的胃癌患者发现时已处于进展期或转移阶段。对于晚期胃癌的 一线治疗,免疫联合化疗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但单靶点药物的疗效仍然十分有限, 尤其相比其他免疫敏感的肿瘤,在有效率和生存期提高幅度方面仍有较大差距。目前 国际上已有多项 III 期研究结果证明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在 GC/GEJC 治疗中 的协同作用。与 PD-1 单药治疗相比,抗 PD-1 和抗 CTLA-4 药物的联合治疗拥有更高 反应率,但单靶点药物联合的毒副作用也更高。 据公司官网,2022 年 ASCO-GI 大会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的口头 报告和截至 2021 年底的研究结果,开坦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胃癌的 II 期研究数据 显示了其在全人群中的长期生存获益优势和良好的安全性:在 PD-L1 CPS≥5 的人群 占比仅为 15%的背景下,ORR 达 68.1%,DCR 达 92.3%。全人群中位 PFS 为 9.2 个月, 中位 OS 为 17.08 个月,显著优于化疗和相关 PD-1 疗法。开坦尼®在 PD-L1 低表达患 者中仍维持显著疗效和安全性。PD-L1 CPS≥1 和 CPS<1 的患者中,中位 OS 分别为 17.41 个月和 14.65 个月。相对于 PD-1 单抗,开坦尼®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安全 性良好。

据公司官网,2023 月 3 月 14 日,公司宣布,开坦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不可手术 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GC/GEJC)的关键性 III 期注 册临床研究已完成受试者入组。该临床试验是全球首个 PD-1/CTLA-4 双特异性抗体联 合化疗一线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共入组 610 例受试者,主要研究终点为比较开坦尼 ®联合 XELOX 方案与安慰剂联合 XELOX 方案在意向治疗(ITT)人群的总生存(OS),预计试验的期中分析时间为 2023 年底。此外,卡度尼利+AK109(VEGFR-2 单抗)± 化疗用于 PD-1 治疗后复发难治 GC/GEJ 的 II 期临床研究处于患者入组阶段。

2.1.3. 肝癌:1L 联用治疗方案疗效更优,术后辅助积极推进

肝癌是在中国发病率位居前列的实体瘤,根据公司官网,卡度尼利单抗联合仑伐 替尼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Ⅱ期临床研究:ORR 达 44.4%,DCR 达到 77.8%,相对于 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信迪利单抗+仑伐替尼联用方 案,都显示出了更优疗效。卡度尼利联合仑伐替尼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用于治 疗不可切除、非转移性肝细胞癌的 Ib/Ⅱ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同时高复发风险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据 GLOBOCAN 2020 统计数据,2020 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 90.6 万。中国约 42.3 万例,占 全球肝癌新发病例 46.7%。目前我国肝癌 5 年生存率仅为 12.1%。肝细胞癌(HCC)是 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原发性肝癌85%~90%,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30%的HCC 诊断时为早期,而对于肝功能良好的早期 HCC,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案。但手术治 疗后,5 年复发率达 50%~70%,2 年复发率高达 70%。因此降低术后复发率是提高 HCC 整体疗效的关键。目前 NCCN 指南(2022 v1)、CSCO 指南(2022)等国内外指南均无 肝癌术后辅助标准治疗方案推荐。免疫治疗在晚期 HCC 中的疗效已被证实,而针对免 疫治疗在 HCC 术后辅助治疗中发挥作用的相关研究仍在探索阶段,截至目前尚无相关 关键性数据披露。这项 HCC 辅助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将有望降低早期 HCC 术后复发 率,提高患者远期生存,弥补临床需求的空白。

2.2.派安普利单抗(AK105):差异化新型 PD-1 单抗

2.2.1.新型差异化设计

公司与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安尼可®(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PD-1) 于 2021 年 8 月在中国获 NMPA 批准上市,在 2022 年全年实现产品销售额人民币 5.58 亿元,较 2021 全年增长 164%。根据公司官网三项适应症于 2022 年 4 月被纳入 2022 版更新 CSCO 指南,分别为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r/rcHL)、联合化疗一线 治疗鳞状 NSCLC、二线治疗或挽救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r/mNPC)。2023 年 1月, NMPA 批准安尼可®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局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上市申 请,此次新适应症获批将有助于开拓肺癌领域的更大的市场价值。

据公司官网,2023 年 4 月 12 日,康方生物(9926.HK)宣布公司与中国生物制药 旗下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共同合资的正大天晴康方与Specialised Therapeutics(ST) 公司签署了一项合作与许可协议,以授予其公司自主研发的安尼可®(PD-1 单抗,派 安普利单抗注射液)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 等东南亚 11 个国家的独家销售权。正大天晴康方仍保留安尼可®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 权益。该合作总对价约 7300 万美元,同时正大天晴康方将获得安尼可®于授权地区销 售净额 15%的提成。

新型差异化设计: 安尼可®(PD-1单克隆抗体,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是目前全球唯一采用IgG1亚 型并进行 Fc 段改造的新型差异化 PD-1 单抗,能够更有效增强免疫治疗疗效,且减少 不良反应,用于治疗肺癌、淋巴瘤、鼻咽癌、肝癌、胃癌等重大疾病,临床研究显示 出优越的安全性和疗效性: ① IgG1 亚型:稳定性是天然 IgG4 的 100 倍以上,为疗效的发挥提供保障;不与 其他 IgG 结合,不会介导免疫逃逸;宿主蛋白残留低,减少因宿主蛋白引起的发热、 输注反应等; ② Fc 改构:完全去除 ADCC/ADCP/CDC 效应,避免免疫细胞被吞噬或杀伤;减少 ADCR 效应,减少 IL-8 释放增强疗效,减少 IL-6 释放降低 irAE; ③ Fab 优化:与 PD-1 结合紧密、解离缓慢、EC50 低,有效激活免疫细胞活性特 异性强,不会因激活其他通路引起不良反应。 由于药物的靶细胞为 T 细胞,所以 ADCC/ADCP/CDC 效应反而会造成 T 细胞的损 耗,ADCR 所产生的 IL-6(白介素 6) 和 IL-8(白介素 8)等炎症细胞因子会介导免 疫性相关不良反应。派安普利单抗是目前唯一采用 IgG1 亚型并进行 Fc 段改造的新 型 PD-1 单抗,在重链Fc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氨基酸突变,形成Fc silencing, 消除与 Fc 受体结合的能力。从结果来看,这样的改造一方面完全去除 ADCC/ADCP/CDC 效应,显著减少效应 T 细胞耗损。此外,Fc 段改造降低 ADCR 效 应,减少 IL-8 的释放,进一步增强免疫疗效。ADCR 效应的降低还意味着 IL-6 的 释放减少,从而减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表现为临床数据上安全性的提升。

2.2.2.多项适应症陆续上市

a)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良好: 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类累及淋巴结及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其中经典型霍奇金淋巴 瘤(cHL)最为常见,约占霍奇金淋巴瘤的 95%,多发生于 15-30 岁和 55 岁以上这两个 年龄阶段。尽管联合化疗和放疗的初始治疗使得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治愈率较高,但 一线治疗后仍有 10%~30%的复发率,而且约 5%~10%的患者存在原发性难治性疾病。针 对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近年虽已有多种药物获批上市,但临床上 仍然期待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

针对接受过至少二线系统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使用派安普利单抗 200mg 静脉输注,每 2 周 1 次给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 的毒性,主要研究终点是由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 IRRC 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为 89.4% (76/85)。共有 47.1% (40/85)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率(CR)。中位随访时间为 15.8 个月。12 个月缓释持续时间(DoR)率为 74.9%。12 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 率为 72.1%。 安全性方面,派安普利单抗的中位暴露时间为 14.8 个月,76.6%的患者派安普利 单抗治疗≥12 个月。与派安普利单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为 10.6%, 未发生超过 1 例患者的与药物相关的 SAE。3 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6.6%, 发生率≥2%的包括皮疹、高脂血症、肺部感染。3 级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 的 发生率为 4.3%, 未发生 3 级以上 irAEs。

b) 肺癌、鼻咽癌等多种实体瘤指南推荐: 根据公司官网 2022 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更新,派安普利联合紫杉 醇和铂类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 奇金淋巴瘤(r/r cHL)、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NPC)以及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 咽癌的二线或挽救治疗,相应地被写入 2022 版《CSCO 原发性 NSCLC 指南》《CSCO 淋 巴瘤诊疗指南》《CSCO 鼻咽癌诊疗指南》,以及《CSCO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 南》。 派安普利联合紫杉醇和铂类一线治疗晚期鳞状 NSCLC 列为Ⅱ级推荐:主要基于上 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牵头的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AK105-302)。在研究中, 较对照组,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作为一线治疗局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在所有疗效终点中均显示出一致的疗效获益,显著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安全性 可控。mPFS 7.0 个月 vs 4.2 个月,HR=0.40,降低疾病进展风险 60%;ORR 为 69.7% vs 43.4%,肿瘤控制佳。

派安普利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列为Ⅰ级推荐:主要基 于 AK105-201 的研究结果,在研究中派安普利单抗为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 瘤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截至 2020 年 8 月 4 日,派安普利单抗治疗 ORR 为 89.4%, CR 率为 47.1%,中位 PFS 未达到,12 个月时 PFS 率 72.1%,18 个月时 OS 率为 100%, 中位 DoR 未达到。派安普利单抗已于 2021 年 8 月被 NMPA 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至少经 过二线系统化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此次被纳入 CSCO 指南推荐,进一 步奠定了其在复发/难治性 cHL 中新的标准治疗的地位。 派安普利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二线或挽救治疗列为Ⅲ级推荐:基于派安普 利单抗在接受两线或多线化疗后进展的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 II 期研究(AK105-202) 的显著获益。111 例可评估患者的 ORR 达 29.7%,DCR 为 49.5%,中位 PFS 为 3.65 个 月,总人群中位 OS 为 18.63 个月。2021 年 8 月,派安普利单抗三线治疗转移性鼻咽 癌上市申请获 NMPA 受理,即将建立晚期鼻咽癌治疗新标准。此外,康方生物关于派 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随机、双盲、 多中心、Ⅲ期研究亦在开展中。

2.2.3.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目前,国内与派安普利单抗适应症相同的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替雷利珠 单抗均在医保内。同时,中国还有一批目前处于研发阶段后期的 PD-1 及 PD-L1 的单 克隆抗体管线。这些疗法预期提高参透率及在整个免疫肿瘤治疗市场上取得更大份额。

2.3.AK112:开创肿瘤免疫新时代

2.3.1.AK112 同时阻断双通路,抗肿瘤活性更强:

依沃西(AK112)是康方生物研发管线中一款全球首创的双特异性抗体,其是基 于康方生物独特的 TETRABODY 技术设计,全球行业内首个进入临床研究的自主研发的 PD-1/VEGF 双抗药物。依沃西(AK112)有望成为继卡度尼利之后又一款具有全球突 破性的重磅双抗新药。基于创新性机制和临床优势,依沃西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 品审评中心(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加速其在 NSCLC 上的适应症开发。 AK112 的作用机制在于同时阻断双通路。在阻断 PD-1 与 PD-L1 和 PD-L2 的结合 的同时,其还可以阻断 VEGF 与 VEGF 受体的结合。PD-1 抗体与 VEGF 阻断剂的联合疗 法已在多种瘤种(如肾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肝细胞癌)中显示出强大的疗效。鉴 于 VEGF 和 PD-1 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共表达,与联合疗法相比,AK112 作为单一药物同 时阻断这两个靶点,可能会更有效地阻断这两个通路,从而增强抗肿瘤活性。

AK112 可与人 PD-1 和 VEGF 特异性结合且高亲和力,通过 ELISA、Fortebio 和流 式细胞法评估 AK112 与 PD-1 和 VEGF 的抗原结合活性,发现分别相较于贝伐珠单抗和 纳武利尤单抗,AK112 可与人 VEGF 和 PD-1 特异性结合且亲和力更好或相当。

2.3.2.适应症布局广泛,肺癌临床试验领先

核心双抗 AK112(PD-1/VEGF 双抗)适应症广泛,目前涵盖了肺癌、卵巢癌、子 宫内膜癌、胃腺癌/胃食管腺癌,膀胱癌,胰腺导管腺癌、头颈鳞癌、结直肠癌等多 个癌种。其中,肺癌临床试验进展较快,已经全面布局了各肺癌分型,治疗 EGFRTKI 治疗进展的 NSCLC 在 2021 年进入 III 期临床研究阶段,目前已完成入组。 目前,AK112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进入III期阶段:包括AK112联合化疗治疗EGFRTKI 耐药的 EGFR 突变的晚期 nsq-NSCLC 的 III 期临床研究,以及 AK112 单药一线治 疗 PD-L1+的 NSCLC 的 III 期临床研究,同时基于本药物之前在肺癌领域的多项 II 期 临床研究成果以及帕博利珠单抗在肿瘤免疫领域的地位。

1. PD-1/VEGF 双抗治疗 EGFR-TKI 耐药的 nsq-NSCLC: 根据公司官网 2022 年 11 月 4 日,公司宣布依沃西联合化疗治疗经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耐药的 EGFR 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 鳞非小细胞肺癌(nsq-NSCLC)的注册性 III 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受试者入组。该 III 期研究完成入组仅用时约 9 个月。该研究是全球首个 PD-1/VEGF 双特异性抗体治疗 EGFR-TKI 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的 III 期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为 IRRC 评估的无进 展生存期(PFS)。此前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突破性治 疗品种名单。 2022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披露的 II 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依沃西单抗 治疗 EGFR-TKI 耐药的 EGFR 突变的晚期 nsq-NSCLC 的 ORR 为 68.4%,DCR 为 94.7%;中 位 PFS 为 8.2 个月,6 个月 PFS 率为 69.3%。依沃西单抗有望为该类患者提供一种全 新高效的治疗方案。对于 EGFR 突变阳性的 NSCLC 患者,靶向治疗为一线标准治疗, 但是绝大多数患者后期耐药问题无法避免。含铂双药化疗仍是靶向治疗耐药后最主要 的治疗手段,但疗效十分有限,存在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2. PD-1/VEGF 双抗(AK112)单药治疗晚期 NSCLC 的 Ib/II 期临床研究: 根据公司官网 2022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司以壁报形式发布 自主研发的 PD-1/VEGF 双特异性抗体 AK112 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Ib/II期临床研究数据。数据显示,与Bevacizumab(贝 伐珠单抗)相比,AK112 患者的出血风险显著降低,在咯血/肺出血和高血压测试项 目中,AK112 的表现要明显更优秀,所以安全性有体现。与 Pembrolizumab(SOC)相比, AK112 单药治疗 PD-L1(+)NSCLC 的抗肿瘤活性有潜在优势。 在至少有一次治疗后肿瘤评估的 54 例 PD-L1 阳性(PD-L1TPS≥1%)的初治晚期 NSCLC 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 50.0%,疾病控制率(DCR)为 96.3%。在接受 AK112>10mg/kgQ3W 剂量治疗的 50 例初治患者中,不同 PD-L1 表达水平患者均有良 好的抗肿瘤疗效: PD-L1TPS≥1%时,ORR 为 60.0%,DCR 为 97.1%。 PD-L1TPS 为 1%~49%时,ORR 为 50.0%,DCR 为 95.5%。 PD-L1TPS≥50%时,ORR 为 76.9%,DCR 为 100%。 截至 2022 年 3 月 4 日,共入组 96 例患者,其中 90 例患者至少进行了一次治疗 后肿瘤评估。这项剂量发现研究共分为 10mg/kgQ3W,20mg/kgQ2W,20mg/kgQ3W 或 30mg/kgQ3W 四个剂量水平,主要终点为安全性和客观缓解率。

根据公司官网相较于 PD-1/L1 单抗联合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AK112 联合化 疗也展现出更好的抗肿瘤活性。数据显示,治疗既往 PD-1/PD-L1 单抗联合含铂双药 化疗失败的晚期 NSCLC,ORR 为 40.0%,DCR 为 80.0%,6 个月 PFS 率为 71.1%,显著高 于对照组。

AK112 单药治疗晚期 NSCLC 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且在鳞状 NSCLC 和非 鳞状 NSCLC 中无显著差异。3~4 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发生率为 13.5%,未发 生导致永久停药的 TRAE。

3. PD-1/VEGF 双抗(AK112)联合化疗治疗晚期 NSCLC 的 II 期临床研究: 根据公司官网 2022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司以壁报讨论形式 发布 PD-1/VEGF 双抗(AK112)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 II 期临床研究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晚期 NSCLC 中,AK112 联合化疗,相较于 PD-1/PD-L1 单抗联合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疗法,展 现了更具优势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疗效。 AK112 联合化疗治疗晚期 NSCLC 在鳞状 NSCLC 与非鳞 NSCLC 之间的治疗相关不良 反应(TRA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30.1%的入组患者为鳞状 NSCLC,其中 52%为中央型 鳞状 NSCLC);安全性良好,未出现严重出血、穿孔等 VEGF 靶点相关不良事件。 相较于 PD-1/L1 单抗联合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AK112 联合化疗在不同类型 的晚期 NSCLC 人群中均展现出更好的抗肿瘤活性。

队列 1:一线治疗 EGFR/ALK 野生型 NSCLC,整体生存数据优异,鳞癌中优势更突 出,全人群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未达到,6 个月 PFS 率达 78.8%。鳞状 NSCLC 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 7.9 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为 77.8%,疾病控制率 (DCR)为 100%,6 个月的 PFS 率为 83.3%,和目前已获批的 PD-1 联合化疗联合疗法 相比,初步研究数据令人鼓舞。 队列2:治疗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的晚期非鳞状NSCLC,ORR为68.4%, DCR 为 94.7%。中位 PFS 为 8.2 个月,6 个月 PFS 率为 69.3%。 队列 3:治疗既往 PD-1/PD-L1 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失败的晚期 NSCLC,ORR 为 40.0%,DCR 为 80.0%。中位 PFS 为 6.6 个月,6 个月 PFS 率为 51.1%。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为主要研究者,这项多队列、多中心Ⅱ期临床研 究(NCT04736823)结果表明,PD-1/VEGF 双抗 AK112 联合化疗治疗晚期 NSCLC 具有巨 大的潜力空间,尤其是该疗法在鳞状 NSCLC 中的安全性结果,在避免了“抗血管生成” 机制可能带来的严重出血风险障碍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免疫+抗血管生成”的协同 抗肿瘤效应,大大提升了疗效空间。截至 2022 年 3 月 20 日,本研究共有 83 例晚期NSCLC受试者接受AK112联合化疗治疗,最长给药时间约12个月,平均给药时间7.56 个月。

4. PD-1/VEGF 双抗(AK112)单药或联合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可切除非小细胞肺 癌的 II 期临床研究: 根据公司官网 2022 年 3 月 24 日公司宣布 PD-1/VEGF 双抗(研发代号:AK112)单 药或联合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开放、多中心 II 期临床研究已 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对于可切除 NSCLC,手术是标准治疗的基石,但仍有 30%至 55%的非转移性 NSCLC 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复发。多项临床研究结论显示,新辅助免疫疗法在早期 NSCLC 的综合治疗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且不良反应可控,有望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根据 NSCLC 新辅助免疫治疗共识:可切除的 IB-IIIA 期 NSCLC 患者可考虑手术前使用 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或新辅助免疫单药治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疗效 优于化疗,安全性可控,但改善病理完全缓解率有限。

2.3.3.多款联合疗法已获批

关于 PD-1 与 VEGF 进行联合疗法,全球有多项临床试验对 PD-1 单抗和 VEGF 阻断 抗体或小分子抑制剂的联合疗法进行了探索。以下为截至 2020 年获得 FDA 监管批准 的研发情况。

2.4.AK117:自主研发的二代 CD47 单抗

AK117 是一种靶向 CD47 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CD47 在体内表达较为广泛,具有 调节吞噬作用的功能。CD47 作为表达于巨噬细胞等先天免疫细胞的受体 SIRPα的配 体,可与 SIRPα特异性结合,传递抑制吞噬作用的信号,从而屏蔽巨噬细胞的吞噬 功能。CD47 已成为继 PD-1/PD-L1 及 CTLA-4 之后的新一代免疫肿瘤学疗法的热门靶 点,CD47 靶点成药理论上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其最不可回避的是安全性问题:由 于人体内红细胞表面同样表达 CD47,因此以 CD47 为靶点的治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 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误伤红细胞,造成血液毒性问题,因此严重限制其临床应用。

AK117 有望在临床实践中带来更好的疗效、安全性,以及适应症的拓展:

1) 具有较好的抗体结合活性,可高效阻断 SIRPα 与 CD47 相互作用:AK117 可 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人 CD47,竞争性结合活性与 Hu5F9-G4 相当。

2) 不引发红细胞凝集,其机制可能与 CD47 的结合表位有关:AK117 不会诱导 人红细胞的血凝反应,且直到 3000nmol/L 仍不会引起人红细胞凝集;相比 之下,Hu5F9-G4 在浓度≥4.1nmol/L 就会诱导人红细胞凝集。

3) 可诱导巨噬细胞的肿瘤吞噬,在小鼠模型中抗肿瘤活性良好:AK117 剂量依 赖性地诱导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强吞噬作用,与 Hu5F9-G4 活性相当。 AK117 在小鼠模型中产生的抗肿瘤活性和 Hu5F9-G4 治疗疗效无显著差异。

4) 单药或联合 AK112 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AK117 单药或联合 AK112(PD1/VEGF 双抗)在小鼠模型中抗肿瘤疗效明显,抗肿瘤活性良好。

5) AK117 较 Hu5F9-G4,安全性优势突出:在食蟹猴中的毒理学研究数据显示, AK117 不引起红细胞凝集,与 Hu5F9-G4 相比,AK117 引起贫血的程度更轻, 且快速恢复,安全性更好。 公司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在研管线,针对血液瘤和实体瘤,全力推动 AK117 多项 联合疗法的临床研究,以加速 AK117 的开发进程。目前,AK117 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急 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试验都已开展到 Ib/II 期, 并体现出了明显的安全性优势。公司也在积极开展 AK117 与 AK114 双抗治疗晚期恶性 肿瘤的 Ib/II 期临床研究。

血液瘤:联用阿扎胞苷,一线 MDS 适应症加速推进。我们预计 AK117+阿扎胞苷 治疗一线 MDS 适应症有望在 2023H2 推进至临床 III 期阶段。 实体瘤:联用依沃西,头颈鳞癌领域有望迎来突破。AK117+依沃西在晚期实体瘤 中已开展 4 项探索性研究。

在 AML 和 MDS 的 Ib/II 临床试验中,AK117 都显示出了理想的抗肿瘤活性。在 HR MDS 中,3 例可评估患者中,ORR=100%(2 例 mCR, 1 例 HI)。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预 期反应将进一步提高。在 14 例 unfit AML 的一线治疗病例中,CCR=35.7% (AZA 单药 治疗的 CCR 为 23%)。在早期治疗周期达到 CR,表明 AK117 与 AZA 有协同作用。

2.5.AK101:有望成为首个国产 IL-12/IL-23 药物

依若奇(AK101)是靶向 IL-12/IL-23 单抗药物,IL-12 及 IL-23 是炎症反应及免 疫反应中自然产生的细胞因子。IL-12 及 IL-23 的结构类似,其中这两种细胞因子的功能和受体结合均需要有共用的亚基 p40。AK101 就与 IL-12 和 IL-23 的 p40 亚基结 合,同时抑制 IL-12 及 IL-23 与细胞表面的 IL-12Rβ1 受体的相互作用,使得 Th1 和 Th17 细胞减少,T 细胞分泌的 IL-17 和 TNF-ɑ也随之减少。由于 p40 亚基为 IL-12 及 IL-23 所共有,故 AK101 能够通过 IL-12 及 IL-23 各自的受体阻断信号传导。 AK101(依若奇单抗)针对中重银屑病的 I/II 期临床疗效: 根据公司招股书公司一共招募 96 名中重度银屑病受试者参加研究,根据队列分 配接受 AK101(n=72)或安慰剂(n=24)的皮下给药。临床试验开展情况与强生的 Stelara 相比(非头对头),AK101 治疗银屑病疗效数据相似。AK101 给药第 12 周显著 优于安慰剂组。并且基于第 12 周 PASI90 反应(PASI75 和 PASI90 为银屑病面积及 严重性缓解程度),高剂量水平的 AK101 所拥有的疗效似乎优于 Stelara(接近 45 毫 克水平)。

银屑病是一种加快皮肤细胞生命周期,导致细胞在皮肤表面快速堆积并形成发痒、 偶尔引起疼痛的鳞屑和红色斑块的皮肤疾病。目前中重度银屑病的治疗手段包括光疗 法和系统免疫调节剂。

强生的乌司奴单抗已经在国内上市,用于治疗克罗恩病和斑块状银屑病。乌司奴 单抗在国内上市之初定价较高,于 2021 年通过谈判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患者可及性 大幅提高,仍处于市场开拓阶段。

2.6.AK102: PCSK9 单克隆抗体

伊努西(PCSK9 单抗,AK102)是由康方生物与东瑞制药共同开发的针对有原发型 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包括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eFH)及同时患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AK102 与安进的 Repatha(依伏 库单抗)和赛诺菲╱再生元的 Praluent(阿利库单抗)具有相同的靶点。目前, AK102 已完成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大规模关键注册性 III 期临 床试验,以及治疗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注册性 III 期临床试验均已经完成。

AK102 为创新 PCSK9 单克隆抗体,通过与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9 型 (PCSK9)结合而抑制 PCSK9 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受体(LDLR)的结合,继 而恢复 LDL-R 的循环利用并吸收 LDL-C。从而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 LDL-C 水平。 在他汀药物背景治疗基础上使用 PCSK9 单抗,已证明可显著降低胆固醇,并降低患者 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发病率。

AK102 临床试验开展情况

2021 年 9 月 AK102 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心血管极高危或高危患者的随机、双盲、安 慰剂对照、多中心 II 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结果显示 AK102 在治疗高胆固醇血 症患者中展现了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征:使用 AK102 连续治疗 12 周后,与安慰 剂相比,各剂量组空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获得显著改善,与 同靶点已上市产品显示相似的疗效。450mgQ4W 可使 LDL-C 相对于基线下降 65.48%, 较安慰剂合并组下降 65.69%;150mgQ2W 可使 LDL-C 相对于基线下降 63.69%,较安慰 剂合并组下降 63.90%。同时,AK102 整个治疗期间安全性良好,与同靶点已上市 PCSK-9 单抗报道的安全性特征相似。发生率>5%且高于安慰剂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仅 包括注射部位不良反应。

根据公司官网 2022 年 11 月 AK102 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包括杂合子型家族 性高胆固醇血症,HeFH)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关键注册性Ⅲ 期临床研究成功达到预设终点。该项研究结果显示,在更大规模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 症(包括 HeFH)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中,使用 AK102 连续治疗 12 周,各剂量组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可显著下降,展现出优秀的临床疗效。同时,一项随 访期最长 52 周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稳定接受 AK102 治疗可以有效维持前 12 周 观察到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目前,另外 2 项同适应症的关键注册性 III 期即将完 成,每 6 周给药一次(Q6W)的治疗方案有望为患者提供更灵活和便利的用药选择。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人数预计将在 2030 年达到 116.7 百万人,中国 PCSK9 抑制剂市场规模预计将在 2025 年达到 4.3 亿美元,2030 年达到 13.4 亿美元。

目前,我国国内仅有两款 PCSK9 抑制剂上 市, 分别是 安进的 Repatha® (evolocumab)和赛诺菲再生元共同研发的 Praluent®(alirocumab)。Repatha®于 2018 年上市,2021 年实现全球销售额约 11.2 亿美元;Praluent®于 2019 年上市, 2021 年实现全球销售额约 2.2 亿欧元。

AK102 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 PCSK9 单抗药物,目前已进入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 III 期注册性临床研究。除此之外,君实生物、恒瑞医药的相关 药物研发也正处于 3 期临床,信达生物的 IBI306 处于 NDA 阶段。

2.7.IL-17 单抗疗效优异

1. 治疗中重度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发病人群为中青年人。全 球有超 1.25 亿银屑病患者,发病率为 0.1%~3%,我国发病率由 1987 年的 0.12%上升 至2012年的0.47%。银屑病的传统局部和全身治疗疗效有限或长期治疗副作用明显。 近年来,以炎性细胞因子为靶点的生物制剂被用于对传统全身治疗反应不佳的中重度 银屑病,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以 IL-17 为靶点的单抗已批准用于银屑病 的治疗,由于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使 IL-17 成为治疗银屑病的热门靶点,但目前尚无 我国自主研发的 IL-17 单克隆抗体批准上市。公司自主研发的 AK111 是一种靶向 IL17A 的人源化 IgG1 单克隆抗体,可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 IL-17A,阻断其与 T 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表面表达的 IL-17 受体 A(IL-17RA)结合,从而阻断 其下游细胞免疫应答。

根据公司官网与已上市的 IL-17 抗体相比,AK111 在抗原结合试验、细胞学试验 和动物模型中表现出相似的活性和安全性。在新西兰完成了健康受试者 AK111 的Ⅰ期 试验验证了 AK111 的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发布于 Dermatology and Therapy 的Ⅰ b 期多剂量递增临床研究达到临床主要和次要终点,AK111 在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该Ⅰb 期研究是 AK111 在亚洲人群的首次 人体研究,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与此前在新西兰患者中进行的Ⅰ期研究结果相似。 AK111 安全性、耐受性普遍良好,并显示出快速优秀的临床反应。所有剂量组均能有 效改善银屑病患者皮损状态,并持续至末次给药后至少 8 周。关键有效终点第 12 周 PASI75、PASI90、PASI100 和 sPGA 0/1 应答率方面,AK111 各剂量组的应答率均高于 安慰剂组。150mg 及以上剂量的 AK111 组的 PASI90 应答率较 75mg 剂量组有进一步提 升。所有疗效指标均基本维持至末次给药后第 8 周,300mg 和 450mg 剂量组能进一步 维持至末次给药后第 12 周。AK111 在高剂量水平下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改善, 450mg 剂量组安全佳且大多数患者银屑病斑块完全消失。

安全性方面,AK111 组中报告任何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的受试者比例为 75.0%, 与安慰剂组的 66.7%相似。最常见的不良事件(TEAE)是 1~2 级的高血糖、高血压, 无需干预即可解决,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AK111的75-300mg剂 量的半衰期约为 26-28 天,支持每 4 周给药(Q4W)的维持给药频率,有助于评估更 大给药频率的疗效,为后续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提供依据。免疫原性方面,治疗后没有 检测到抗药物抗体(ADA)或中和抗体(NAb)阳性。

2.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累及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导致患者脊柱畸形、功能丧 失。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约有 400 万人。 IL-17 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中关键的炎症细胞因子,具有独特的疗效和安全 性优势,也展现了很好的商业价值,并已成为新的治疗靶点。根据公司官网同靶点药 物 Secukinumab、Ixekizumab 已被 FDA 批准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关节炎。2020 年, IL-17A 单克隆抗体药物全球销售金额已达 57.83 亿美元。目前,国内尚无自主研发 的针对 IL-17 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上市,临床需求强烈。AK111 作为国内自主创新药, 未来有望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带来福音。

Gumokimab (IL-17A 单抗,AK111)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靶向 IL-17A 的新型自 身免疫疾病治疗药物,拟用于治疗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gumokimab 通过竞 争性阻断人 IL-17A 与 IL-17R 的结合抑制 IL-17 的生物学活性,以达到临床治疗免疫 相关疾病的功效。Gumokimab 已完成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受试者多次给药皮下注射剂 量递增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 Gumokimab 可显著改善银屑病受试者病情,包括达到 PASI100 的受试者比例,且安全可耐受。目前 Gumokimab 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Ⅱ 临床试验所有受试者已经完成主要终点评估,预计将开展Ⅲ期临床。 诺华的司库奇尤单抗和礼来的依奇珠单抗为 IL-17A 单抗的代表性药物,两者上 市后均高速放量,在临床广泛应用,2021 年销售额分别达 47.2 亿、22.1 亿美元。两 款产品均于 2019 年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年患者的斑块状银屑病,上市之初 定价均较高,年治疗费用约 10 万元左右。2020 年,司库奇尤单抗经谈判成功纳入医 保;2021 年,依奇珠单抗经谈判成功纳入医保,降价后患者可及性均大幅提高,促 进 IL-17A 市场的快速放量。

2.8.AK120(IL-4Rα单抗)

AK120 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靶向 IL-4Rα的新型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药物,拟用 于治疗特应性皮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AK120 通过抑制双重细胞因子 IL-4 和 IL-13 的生物学活性,以达到临床治疗过敏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功效。根据公司官网 AK120 已 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开展治疗中、重度哮喘的 II 期临床 研究。同时,AK120 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的全球 II 期临床已于美国首家 研究中心完成首例患者入组,该研究正快速推进中。 IL-4 和 IL-13 是 2 型炎症的关键驱动因素。AK120 能够与 IL-4Rα特异性结合, 从而竞争性 IL-4、IL-13 与 IL-4Rα结合,阻断其介导的下游信号转导,从而达到治 疗特应性皮炎、哮喘、嗜酸性食管炎等 2 型炎症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特应性疾病的目的。

有效性方面,早期临床研究显示,AK120 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表现出相当或更优 于度普利尤单抗的潜在临床疗效。临床前药效学也提示了 AK120 在哮喘方向具有较好 的成药性,其可显著降低小鼠哮喘模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和外 周血特异性 IgE 抗体水平。安全性方面,AK120 已经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完成了健康 受试者的单剂量递增 Ia 期临床研究和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多剂量递增 Ib 期临床研究。 根据研究初步数据,AK120 在成人健康受试者(剂量最高达 600mg 单次给药)及特应 性皮炎受试者中(剂量最高达 300mg 每周一次,多次给药)的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目前中国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中重度哮喘和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生物 制剂批准上市,临床需求强烈。随着 AK120 针对特应性皮炎和哮喘等临床研究进入临 床开发后期阶段,AK120 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为国内 2 型炎症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特应性 疾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填补国内临床需求空白。IL-4Rα单抗被认为是治疗过 敏性疾病的重要靶点,也是目前最为畅销的自身免疫领域抗体蛋白药物之一。

3.盈利预测

营收关键假设:

1. AK104 (PD-1/CTLA-4)首个适应症2L/3L宫颈癌于2022年6月29日获批上市, 成为首个上市的国产双抗品种。后续包括一线宫颈癌、一线胃腺癌/胃食管腺 癌、早期阶段肝细胞癌的新辅助治疗等处于临床三期,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会 陆续上市。根据 Globocan 数据显示每年新增宫颈癌、胃癌、肝癌、肺癌对应 国内患者人数分别为 10.97/47.85/41/81.56 万人,假设 AK104 治疗年化费用 19.8 万元/年,从 2025 年纳入医保降价 25%,之后每次降价 10%,考虑到 AK104 为首个国产上市的双抗药物,假设 2023-2025 年,AK104 在中国的渗透 率 5.6%、1.25%和 1.28%,对应 2023-2025E 销售额分别为 12.16/14.56/18.97 亿元。

2. AK105 派安普利单抗是公司差异化的 PD-1 单克隆抗体,结构优势明显,派安 普利单抗目前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 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r/rcHL),鼻咽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肝癌等适应症有望 陆续获批上市。根据 Globocan 数据显示每年新增淋巴瘤、鼻咽癌、肝癌、肺 癌对应国内患者人数分别为 0.68/6.24/41/81.56 万人,假设 AK105 年化治疗 费用 4 万元/年,之后每次降价 10%。假设 2023-2025 年,AK105 在中国的渗 透率 2%、2.37%和 2.53%,对应 2023-2025E 销售额分别为 6.58/8.37/11.79亿 元;假设分销成本 比 例 为 50% ,对应 2023-2025E 营 业 收 入 分 别为 3.29/4.19/5.90 亿元。

3. AK112 是全球首个进入 III 期临床研究的 PD-1/VEGF 双特异性抗体。我们预期 国内 2024 年上市,目前包括 AK112 联合化疗对比化疗在 EGFR-TKI 治疗失败 的 EGFR 突变的晚期非鳞 NSCLC,AK112 单药对比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 PD-L1 表达阳性的 NSCLC。根据 Globocan 数据显示每年新增肺癌对应国内患 者人数为 81.56 万人,假设 AK112 年化治疗费用 10 万元/年,之后每次降价 10%,假设 2024-2025 年,AK112 在中国的渗透率 0.7%、2.1%,对应 2024- 2025E 国内销售额分别为 4.57/13.70 亿元;

4. AK117(CD47)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我们预期 2025 年上市,根据《骨 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疗指南 2022》,假设国内总适应人群为 2.1 万人,年化治 疗费用为 15 万/年,纳入医保后降价 25%,之后每次降价 10%,AK117 在 2025 年国内渗透率为 2.2%,上市成功率为 80%,对应 2025E 营业收入分别为 0.56 亿元。

5. AK101&AK111:AK101 是公司靶向 IL-12/IL-23 单抗药物,我们预期 2024 年上 市,AK111 是公司靶向 IL-17 单抗药物,我们预期 2025 年上市;目前主要适 应症均为银屑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假设国内总适应人群为 670 万 人,中重度银屑病占比 30%,AK101 年化治疗费用为 3.5 万/年,之后每次降 价 10%,AK111 年化治疗费用为 3.2 万/年,之后每次降价 10%,上市成功率为 80%,AK101& AK111 对应 2024-2025E 公司收入分别为 0.39/1.76 亿元。

6. AK102 是公司靶向 PCSK9 单抗药物,我们预期 2024 年上市,目前主要适应症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假设国内总适应人群为 8800 万人,治疗率 10%,之后逐年递增,AK102 年化治疗费用为 0.6 万/年,之后 每次降价 10%,上市成功率为 80%,假设 2024-2025E 年,AK102 在中国的渗透 率 1%、2.5%,对应 2024-2025E 公司收入分别为 0.25/0.89 亿元。

7. 其他收入及收益:假设 2023-2025E 年公司收到政府补助及其他 收入为 1.5/1.5/1.0 亿元。

8. 海外授权部分:根据 Globocan 数据显示每年新增肺癌对应美国患者人数为 23.8 万人,假设 AK112 美国年化治疗费用 20 万美元/年,假设销售分成比例 为 12%,另授权首付款 5 亿美元已到账,假设 2024-2025E 公司可获得研发及 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分别为 0.75/1.0 亿美元,假设中美汇率按 6.8 计算,对应 2023-2025E 公司分成折合成人民币分别为 34.0/5.1/6.8 亿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标签:

相关文章
最新发布
精彩图文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2015-2018 华东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